欢迎访问 马来亚大学 中文招生报名网!
当前位置:首页>留学资讯
马来西亚留学生活:聊聊肉骨茶的江湖事!
编辑 :马来亚大学发布时间:2023-11-14

  肉骨茶不只是马来西亚代表美食之一,更乘载着早期华南人飘洋过海的思乡情怀。将故乡的味道用创新方式重新呈现,造就星马独特的美食荣景。中药香与猪肉香相互协调,造就无穷味美。除了可以大啖骨肉,据说汤头也有活络气血的功效,好吃又补身!至于肉骨茶从何缘起,而今又衍生出什么新花样?今天一起了解一下。

  正宗的肉骨茶这样吃!

  肉骨茶的海外店铺,多是点个套餐,调个酱料就完事了。但在马来西亚,吃肉骨茶可是个充满仪式感的过程!

  入店,首先挑选猪的部位,喜欢吃肥的可以点猪腩、猪脚等等;喜欢吃瘦的可以点排骨、软骨等部位。若是第一次吃,可以尝试大骨、小骨,该部位是猪的后小腿,肥瘦兼具,还能享受猪皮的脂香。

  每个部位滋味各有千秋,若想多方尝试,建议早点来。要是来晚,选择就少了,但这时汤也已经炖好长一段时间,喝起来更加浓醇回甘。要是比起吃肉更喜欢喝汤,太晚来也不是件坏事呢!

  找位置坐定,接下来就是选茶。泡茶、喝茶是吃肉骨茶必要的一环,而且不需要额外收取费用。通常店员会提茶篮过来,裡头摆放小份量的平价中式茶包,选好后,有的店家是让客人自行冲泡,有的店家则会代为冲泡。

  茶泡完后等餐点来就好了吗?可别忘了调料啊!客桌会提供辣椒酱油、酱油膏(在马来西亚也叫做黑酱油)、蒜蓉,可依个人喜好在小碟内调製。当地人几乎都会加蒜蓉,因为相信这样可以去除猪腥。用卫生纸或热水清理餐具后,接下来就等着大快朵颐。

  为什么要叫肉骨“茶”?

  不知各位曾否好奇过:明明是充满药材和辛香味的煲汤料理,为什麽要以“茶”称之?接下来就跟各位分享肉骨茶的由来。

  肉骨茶起源自吉隆坡附近的巴生地区。一九三零年代,巴生铁桥旁有家小吃摊,老板叫李文地,从福建移民过来,专卖肉骨与油葱饭。由于早期摊贩没有立招牌,当地人都会给小吃摊取小名,方便辨认。于是李文地的店被称作“肉骨地”。

  至于“茶”又是怎麽来的?一来,福建话裡“地(tē)”跟“茶(tê)”发音相近。二来,闽南人吃肉时有配茶解腻的习惯。于是有人异想天开,把两件事联想在一块,认为吃肉骨就该配茶,因此有了“肉骨茶”的称呼。(图源:Flickr)

  而李文地也顺应这解读,挂上“德地肉骨茶”的招牌。传到后代,肉骨茶店便开始在马来西亚各处遍地开花。由于肉骨茶多开在菜市场、码头附近,当时华人多从事苦力,因此养生的汤头加上豪迈的骨肉份量,很快就在各地声名大噪。

  如果要到马来西亚吃一次肉骨茶,巴生是必去的地方。就连其他地方卖的肉骨茶,多数也会打着“巴生”这个地名当招牌。

  肉骨茶最初的吃法是肉骨配上油葱饭,白饭拌过猪油后撒上现炸油葱酥。随后大马生活越来越富裕,肉骨茶也多出了小菜,通常会附上软软的油条跟豆卜(油豆腐),利于吸饱汤汁。

  肉骨茶的“黑派”与“白派”

  一种食物总会衍生出不同“派别”,而不同派别的支持者总会掀起“食物战争”,讨论哪一派比较好吃。粽子分南部派跟北部派,荷包蛋分酱油派跟盐派,而肉骨茶有黑派跟白派之分。

  黑白之分起于汤头颜色。黑派以巴生的浑黑汤头最为着名。其他地区偏好清爽汤头,因此浓稠、颜色身如卤汁般的汤底由此成为巴生的鲜明特色:除了会放酱清(当地酱油的称呼),带出偏咸及豆酱香,也会适量加入黑酱油(老抽),让猪肉色泽发出可口的透亮。多数店家提供续汤服务,但巴生老店就没这福利。汤可是长时间熬出来的精华所在,多续几碗岂不是亏大了?

  白派则以马六甲的潮州肉骨茶为代表,与黑派的区别在于没加黑酱油。取名潮州是则是因为创办人是潮州人(大马华人常以祖籍当作招牌,“福建面”便是一例)。除了南马,白派在新加坡是主流派别,无论在药材还是胡椒粉都下得比马来西亚重。两国常常为肉骨茶起源跟哪一派好吃而争论不休,即便到现在也是热议话题。

  黑派除了会放酱清,带出偏咸及豆酱香,也会适量加入黑酱油,让猪肉色泽发出可口的透亮。

  白派没加黑酱油,呈现清淡的颜色。在新加坡是主流派别,无论在药材还是胡椒粉都下得比马来西亚重。

  多元绽放的肉骨茶

  随着食用族群越来越大,肉骨茶也发展出更多不同的样式,因应不同的口味需求。如果你担心肉骨茶太油腻,或本身不是很喜欢煲汤料理,这些版本也可以尝试看看:

  肉骨茶的健康首选——客家肉骨茶

  客家肉骨茶并不是个派别,而是对一家肉骨茶店的料理称呼。位于八打灵再也的“一心阁”改良肉骨茶的用料,做出更养生的肉骨茶。先是用洋参须中和当归的药性,符合食客不同的体质;熬汤用料则去掉猪皮、猪脚,大骨之外改选白萝卜、鱼乾等一同熬煮,甚至也不放黑酱油跟酱清,让汤底呈现别于白派的清爽淡雅。

  没了汤照样能享受——干式肉骨茶

  夏日炎炎,光走在街上就流汗不止,肯定没有胃口喝热汤。这时候,干式肉骨汤的出现成为了大家的福音。採用广东盛行的瓦煲料理吃法,肉骨加入乾鱿鱼、辣椒、黑酱油,再与肉骨茶汤熬至收汁;也有店家会先在汤锅熬煮,等有人点再把肉骨放进瓦煲裡炒。现代人口味所求多变,除了瓦煲炒肉骨茶,也发展出煎炸肉骨茶、香辣干肉骨茶等款式。

  推广给更多族群——鸡骨茶

  无论用料、烹饪方法,肉骨茶无疑是华人美食,不过身在伊斯兰教为主流的马来西亚,也开始有店家採用不同用料,让本身不吃猪肉,或是讨厌猪肉的族群也能享用肉骨茶的美味。其中以“鸡骨茶”为代表,改採鸡骨熬炖,别有一番风味。此外,也有为素食者特别推出“若骨汤”,即便没有肉,也能细品药膳及蔬食的鲜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043-5255
免费QQ咨询:
精彩推荐
越悠久越活力无限的高等教育殿堂——马来亚大学
作为全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跟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学一样,马来亚大学以世界观来治学建校。从最初作为国家唯一的大学开始,马大的优势是经过多年发展的广大领域科系,包括文科和理科,多年来成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领袖和精英。经过多年漫长深耕,马大丝毫没有步入花甲之年的龙钟老态,反而越显老而弥坚...
多元文化共存的马来亚大学 引领多彩的校园生活
马来亚大学是一所文理学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世界名校,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一所全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Kolej 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Kolej Raffles)。多种族和谐相处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大学的校园生...
马大文化中心 文化艺术领域的摇篮
马来亚大学是本地少数有提供表演艺术硕博课程的大学,多年来培育出不少文化与艺术专业领域里的硕士和博士。在马大,舞蹈系、音乐系等课程均由马大文化中心提供,专业培育演艺人才,其地位其实相等当学院。文化中心在创办以来举办了许多知名的活动,马来亚大学活跃的校园环境成为了艺术界的重要枢纽,推动了吉隆坡当地的...
 
QQ在线咨询
留学预科咨询
400-043-5255
直接出国咨询
010-8174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