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马来亚大学 中文招生报名网!
当前位置:首页>留学资讯
马来西亚的过年习俗
编辑 :马来亚大学发布时间:2024-02-23

  大马过年风俗

  01、做年饼

  在马来西亚华人过年使用的所有糕点之中,年饼是新年祭神到祭祖的必备,几乎等同新年象征符号。

  以前的年饼都是以非常简单的食材制成,现在的华人新年糕点开始走向多元种族化,各式各样的年饼在新年前一个月就开始售卖。

  马来西亚粿加必可是名列第一必吃的年饼!粿加必其实类似鸡蛋卷,原是马来人和娘惹的传统饼食,后来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华人家庭,成为华人新年必备的应节食品。

  马来西亚华人是使用传统长柄圆形饼模,倒上薄薄一层的鸡蛋麵煳在饼模后赶紧合起来,慢慢用炭炉烘烤并不时翻转以便两边都被烘烤均匀。放凉后的粿加必就会存在美碌罐内,用胶纸封好以免受潮,等到初一初二就可以开封!

  02、听新年歌

  “过新年”就要听充满喜庆气氛的新年歌,这已经成为大马华人过春节独有文化与特色,而推出贺岁专辑,也成为大马华人独有的文化;

  在马来西亚除了旧歌新唱,还有本地电台、电视台每年都会重新编曲、甚至是完全创新的新年曲子,制作成全新贺岁专辑,且都深受大家欢迎,逐渐地养成大家在过年时,一定要听新年歌、买新年专辑的习惯,促使新年专辑成为了大马的新年特色之一。

  03、除夕团圆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晚餐。这一天马来西亚华人一家大小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

  以前人们桌下放一个烧得旺旺的火炉,表示一家兴旺,又表示一家团圆之思。火炉旁放钱,表示希望萬事如意.不过随着时代的演变,大马家庭里已经趋向吃火锅是团圆饭必备!

  04、捞生

  “捞生”也被称为“捞鱼生”、“鱼生”。是南洋一带大受欢迎的汉族新年风俗。尤其流行于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捞生”是以生鱼条(或者使用三文鱼等等可以生吃的鱼肉条)为主食材,搭配腌姜丝及各种有颜色的蔬菜丝及水果丝,如青红椒、西芹、红白萝卜丝及柚子肉等,是一道带有吉祥意味,祈求来年有好运,发大财的菜式。

  “捞起鱼生”这个名称,具有“风生水起”及“越捞越旺”的意思。大伙儿在“捞生”时都会边捞边说吉祥话,并且越捞越高,以取其寓意吉祥,祈求在新的一年捞得风生水起、好运连连。这项特色已经“红”到大中华地区,成为介绍马来西亚春节特色的第一招牌。除此之外,还有些家庭会选择在庆祝春节时一起吃盆菜或是火锅。

  05、初九拜天诞

  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又称“天公诞”,也有人把它称为“过小年"。天公诞是福建人“过年”的重大节庆,素有“天公大过年”的说法。在福建信徒的眼里,“天公”即众神之首的“玉皇大帝”是高尚的神明之一,所以,祭拜天公非得要隆重其事不可。

  到了初九,大马的福建人会拿出各式各样精心准备的新鲜水果和供品去祭拜天公,尤其是会准备甘蔗,寓意“感谢”,以祈求新的一年一帆风顺,大吉大利。

  在马来西亚,春节期间不必到中国城或华人区。随处都可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很有节日气氛。年初九这一天,福建人拜天公仪式,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财神更热闹,更隆重。

  06、二十四节令鼓

  气势澎湃的“二十四节令鼓”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创作与骄傲。二十四节令鼓,气势澎湃、鼓舞人心,也是许多大型节庆、新春晚会的重要表演环节。

  1988年,世界首支二十四节令鼓队,在柔佛宽柔中学成立。二十四节令鼓,气势澎湃、鼓舞人心,也是血多大型节庆、新春晚会等的重要表演环节。如今二十四节令鼓的魅力遍布全球。

  除了让大中华地区惊艳,由4名马来西亚留学生联合创办的奥克拉荷马洲立大学(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美国)二十四节令鼓队,也在2010年登上世界篮球最高殿堂NBA豪强雷霆队(当年可是总亚军)中长休息的表演舞台,用最磅礴的方式将马来西亚华人独有的文化精髓震撼了美国人。

  07、抛柑

  初九之后,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抛柑,求好姻缘。

  大马华人的农历新年有个特色活动:元宵抛柑、抛蕉!这起源于祖籍福建的大马未婚女子“抛好柑,嫁好尪(音肮,意丈夫)”的风俗。

  这天,许多组织、团体都会再湖边、河边举办“抛柑大会”,让许多单身男女共赴喜庆。男女彼此将自己的联络方式写在柑上,在茫茫人海中“捞”爱情!至于能不能捞到个女神或男神,就要看运气了……

  08、古庙游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柔佛古庙游神。

  柔佛古庙象征着五个不同籍贯——潮州帮、福建帮、客家帮、广东帮和海南帮的人互相合作的精神。

  柔佛古庙游神本来不算是农历新年活动,但因为游神日期是正月二十一日,与农历新年相近,所以当地华人也顺理成章地将之归类为农历新年重要庆典。

  一般华人年十五元宵后就过完年,柔佛当地华人则要过了游神才算正式过完年。这项活动,每年吸引数十万的民众共同参与,更在2012年正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09、高桩舞狮

  舞狮源自中国,传入马来西亚已经有百余年的记载,在华社热爱文化,报着传薪的大前提下,舞狮却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马来西亚是国际公认的舞狮王国,高桩舞狮甚至还是源自于马来西亚华人本土自创,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竞相派人来我国取经。打从八十年代起,我国狮艺界的前辈们发起组织总会,汇集各路狮艺豪杰,研制比赛规则,精诚团结,积极联络。同时例开先河,举办舞狮比赛,互相交流及观摩,促使我国狮艺突飞猛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043-5255
免费QQ咨询:
精彩推荐
越悠久越活力无限的高等教育殿堂——马来亚大学
作为全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跟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学一样,马来亚大学以世界观来治学建校。从最初作为国家唯一的大学开始,马大的优势是经过多年发展的广大领域科系,包括文科和理科,多年来成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领袖和精英。经过多年漫长深耕,马大丝毫没有步入花甲之年的龙钟老态,反而越显老而弥坚...
多元文化共存的马来亚大学 引领多彩的校园生活
马来亚大学是一所文理学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世界名校,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一所全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Kolej 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Kolej Raffles)。多种族和谐相处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大学的校园生...
马大文化中心 文化艺术领域的摇篮
马来亚大学是本地少数有提供表演艺术硕博课程的大学,多年来培育出不少文化与艺术专业领域里的硕士和博士。在马大,舞蹈系、音乐系等课程均由马大文化中心提供,专业培育演艺人才,其地位其实相等当学院。文化中心在创办以来举办了许多知名的活动,马来亚大学活跃的校园环境成为了艺术界的重要枢纽,推动了吉隆坡当地的...
 
QQ在线咨询
留学预科咨询
400-043-5255
直接出国咨询
010-81746277